欢迎访问陕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

陕西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赴浙江调研基层医疗新范式
来源:人文管理学院 作者:人文科学系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10-23 15:26:18
A A A

10月17日,陕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院长、陕西中医药战略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欧阳静率领课题组,赴浙江省杭州市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防治能力提升和数智化赋能研究”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杭州市西湖区古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蒋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上城区凯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实地观摩、系统演示与座谈交流,深入了解杭州市在基层医疗数智化转型与服务体系构建方面的创新实践。

在蒋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朱钰芳向调研组系统介绍了该中心在基层医疗数智化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西湖区统一推广“家医有约”平台作为居民健康服务主入口,深度融合浙江省部署的“AI辅助诊断系统”,依托“慢病一体化平台”实现数据互通与业务协同,构建起高效联动的区域一体化数字健康服务体系。该体系通过“云预约”“云入院”及智慧医保支付等功能,让居民享受到更便捷、精准的健康服务,形成了“平台协同、数据驱动、医防融合”的基层服务新模式,为全省基层医疗体系数字化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样本。

在古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建刚向调研组介绍了该中心以“家医有约”平台为核心的智慧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情况。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家庭医生签约、慢病管理和医防融合服务的全面升级。在智慧服务方面,“碰一下”NFC快捷支付、基层“安诊儿”数字人智能陪诊等创新应用,以及在体重管理、慢阻肺筛查、肠癌早筛等服方面的数据共享与流程优化成果,为居民提供连续、协同的健康管理服务。

在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章炜颖主任重点介绍了中心在“两慢病全周期数智健康管理”方面的典型经验。中心在杭州市卫健委顶层设计下,构建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123”项目体系,即打造一站式慢病一体化门诊,聚焦高血压、糖尿病两种慢病,协同建设居民、医生、管理三大应用端,实现“全域集成、个性指导、闭环管理”的医防融合服务新模式。该模式已在杭州“六区一县”推广,成为基层慢病数字化管理的区域样本。这些创新举措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与居民获得感,展现了基层机构在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能力方面的系统实践。

欧阳静院长在调研总结中表示,杭州市基层医疗机构在数智化转型方面已形成系统性、可复制的成熟经验,特别是在平台化服务、数据融合与医防协同方面的创新路径,对中西部地区基层医疗能力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课题组将充分吸收本次调研成果,结合陕西实际,为推动区域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方案。

调研课题组一行包括人文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妮、教授李秀芹、副教授侯滢、教师陈兴怡、研究生张妮妮等成员。

(2025年10月23日 人文管理学院来稿 文/侯滢,审核:刘泽峰、李曼)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世纪大道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