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9日,陕西中医药大学“杏林思创”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康市平利县开展了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在服务基层的同时,结合“杏林思创”团队的多个创新创业项目,开展了中医产业调研、中医药特色支教及中医药治未病科普等实践活动,探索中医药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新途径。
深入中药产业探寻致富良方
在平利县洛河镇,团队先后与洛河镇镇政府举行座谈,走访清水河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清水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产业基地及三坪村,深入中药种植基地了解地道药材绞股蓝、云木香、独活、玄参、黄连等种植销售情况,深入田间地头与药农“拉家常”,学习中药材种植技巧,帮助药农采摘中药,了解中药材致富情况;与政府及企业、农户就“政府+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进行研讨、建言献策,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与中药产业合作社及农户达成了长期实践意向,用陕中医学子的力量助力当地产业振兴。
传承岐黄薪火弘扬杏林文化
团队成员在洛河镇中心小学、洛河初级中学开展中医药文化特色支教,这也是团队支教实践的第7个年头。承岐黄薪火,扬中医文化,团队以“十年后相约陕中医”为初心,通过中医药文化科普课、中药特色手工课、中医药先贤事迹、地道药材药性辨识等课程,传递中医药文化精髓,鼓励中小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药文化。
践行全民健康助力美好乡村
在平利县洛河镇及三坪村,团队成员走访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对当地老年人慢性病就诊及治疗情况进行了解,协助当地医疗机构开展社区义诊,入户访谈为老年人发放慢性病治疗宣传手册,开展中医药治未病科普,宣传医疗保险政策。在三坪村,团队成员拜访到了年逾八旬、行医六十载的老中医孔凡明老先生,倾听老先生的行医之路,感悟老先生“悬壶济世”的行医初心,上了一堂生动的医德教育课。
此次社会实践让团队成员们收获良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只有把身子扑下去、把袖口撸起来,响应党的号召,向基层求知识,才能明晰我们的使命与责任,力行实践出真知,才能清楚国家发展的道路与方向!”。实践团队成员们在广袤的乡村了解乡村振兴、探索乡村振兴、服务乡村振兴,通过走、看、问、思、做,用青年大学生的脚步丈量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用青年大学生的热情和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嘱托。
据悉,“杏林思创”实践团队自2019年成立以来,依托社会实践收获,探索“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模式,通过社会实践寻找创新创业靶点,以创新创业反哺社会实践。在长期扎实的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先后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重点领域支持项目1项、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1项,获“互联网+”省级银奖1项、铜奖1项,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二等奖,“我为陕西品牌代言”市场营销大赛二等奖等高级别创新创业奖项20余项,做到了将社会实践成果积极转化为创新创业成果,用创新创业理念指导社会实践,打造有专业知识支撑、有创新创业路径、有思想情怀延伸的社会实践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