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中国医疗保险学》首发式暨中国特色医疗保障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经济学院举行。活动由湖北经济学院医疗保险改革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医疗保险研究会联合举办,湖北经济学院院长董仕节主持。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学者,各省医疗保障研究会专家,湖北省地市州医疗保障行政机构负责人,经济科学出版社编辑等120余人参会,会上分别举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医疗保障理论、医疗保障学科建设、医疗保障实践”三场圆桌论坛。
我院院长欧阳静应邀参加此次会议,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学科建设”主题中做出发言,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医疗保障学科建设思考”为主线展开叙述。欧阳静院长指出,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医疗保障体系,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更多掌握医疗保障知识的实践工作者和志力于医疗保障学科体系建设者、发展者共同努力,来破解一个个难题,特别是医疗保障学科属性交叉、定位模糊等问题。并详细分析了医疗保障学科建设现状,对医疗保障学科建设做出思考,主要为3个内容:由“重科研,轻教学”到“教学科研的学术共担”的学术逻辑,由单个教师单独学院单一大学到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由要素之间张力矛盾到张力平衡、张力融合和张力互补。
最后,欧阳静院长对针对发言的内容提出希望:医疗保障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探索阶段。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和指引尤为迫切和重要。作为学者,我们要不断系统总结医疗保障所涉及学科及行业的实践经验,提炼出医疗保障的运行规律和学科特点,从立足本土实际,借鉴国际经验,揭示运行规律,展望发展趋势等多个角度,努力构建医疗保障学科的知识理论体系框架,更好地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序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