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的意义
本科毕业论文的系列工作,是大学本科教学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在培养与大学生名实相应的学业修养、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正确及更高水准地认识与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是衡量教学水平以及学生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
组织管理
1. 本系毕业论文由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管理,组长由系主任担任。
2. 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配备指导教师等工作,原则上应在第6学期结束前完成,撰写安排在第7~8学期进行。集中撰写时间一般为8周,整个撰写与修订工作必须在4月底以前全部结束。
3. 在第6学期结束前,系本科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应为学生安排关于学术论文写作方法、选题要求、参考文献、论文格式、论文答辩等内容的专题讲座。
4. 学生在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本系要为其提供较好的查阅资料和进行实践调研的条件。
5. 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后,系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安排答辩的系列工作。
6. 本系全体同志均应重视毕业论文的系列工作,特别应当重视有关总结工作,在总结中找出差距,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1)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工作结束后,本系需按要求向教务处提交本年度毕业论文书面总结。总结中应包含工作概况、改革措施及效果、质量分析等;
(2)所有学生毕业论文题目目录和成绩及推荐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等资料,由系办公室主持、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秘书配合,及时汇总并提交教务处(报送材料含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
(3)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将根据进程,适时组织专家对各位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进行检查,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进行抽查;
7. 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系办公室负责、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秘书和班主任配合,分专业、按学生学号顺序统一将毕业论文印装成册,电子文档则刻录成光盘,存入系教学档案(电子版)。
附:组织管理人员职责
(1) 搞好本科毕业论文的动员、培训及组织实施工作;
(2) 组织毕业论文的选题、审题工作;
(3) 确定指导教师,协调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4) 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全过程进行检查、督促;
(5) 组织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确定答辩程序,组织答辩工作;
(6) 收集毕业论文及有关材料存档,对毕业论文各个阶段的工作及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