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5日下午三点,由我校研究生院与人文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大讲堂即“研途有道”第34讲顺利开展。本次讲座特邀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刘更生教授主讲,人文管理学院李亚军教授主持。近二百名师生及临床从业者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进行了观看。
刘教授通过剖析误读、误校的例子,结合自己在实际古籍整理过程中的感悟,阐明“句读之事,视之若甚浅,而实则颇难”,启发同学们精进文献学知识,学会思辨,避免误读。他指出,不审词义、不审语法、不审医理、不审校勘容易产生误读,常见“点断正确、标点错误”或“点断错误、标点错误”。误读的类型有以下两点:其一,不当断而断;其二,当断而不断,不当断而断。此时要通过分析,体会文意,规范标点,并牢记以下八点原则: 1.原有句读只可参考,不可盲从。 2.弄清语法,吃透文意是正确标点的关键。 3.标点之后,必合乎理(物理、事理、文理、医理)。 4.勿因句子整齐而忽略文义,既要保持一书的统一性,又要有适当的灵活性。 6.通过比较,择优而从。 7.应发现原有结构层次,并通过标点方便阅读。 8.凡有出典、引文,应查阅相关文献。
最后,李亚军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刘教授主要从‘句读之难’‘误读与原因’‘误读例析’这三大方面进行了全面讲解。他认为,句读,过去是读书做学问的第一关,今天,句读则成了专业之事。句读对则文意通,反之句读错误,那么无论如何标点,文意也是错的。读书人误读,耽误自己;专业者误读,贻害大家且久远。”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